2010-2011学年度《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工作总结 |
![]() ![]() ![]() |
2010-2011学年度《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工作总结 2011年7月6号 一年来,在系领导正确指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 主要成绩
二、 存在问题 1、团队建设的主要问题是《教学论》专业教师较少,对相关学术问题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 2、部分学生对校内见习和校外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在校内见习方面存在应付思想,备课不充分,讲课不认真,教学效果差。校外实习也有得过且过的苗头,实习学校意见大,评价较差。 3、教师教学任务较重,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经历搞教学研究。 三、努力方向 1、扎实备课。改革备课模式,探索适合生本课堂教学的新的备课模式。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备课的指导思想要从“备教”为主向“备学”为主;增加备课环节,在教学重点、难点下面增加“前置性学习任务”这一环节;备课要有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环节的设计;课后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出分层作业的思想。发挥教研室集体的力量,杜绝“一人备课,全体分享”的现象。 2、抓实上课。追求生本的课堂教学,按照“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的理念,积极探索适合生本课堂的新的教学模式,组建好合作学习小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3、夯实基本功。从见习和实习的训练内容和训练形式出发,抓住实习核心问题,提高训练质量。 4、注重教学研究。致力于在“学习、研讨、再学习、再研讨”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行为,完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 5、抓实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要提高实效性,不仅在时间、内容、形式、方法上狠抓落实,更要突出主题,要结合各教研室相关教师申报的课题、结合课程改革、紧扣自身的教学实践,立足问题解决和教学行为的改进,追求实效,追求创新。 《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 201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