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活动二

  唐迪        2015-12-25        65

高级英语教研室第二次活动记录

 

时  间:20144月25

地  点:综合实验楼302室

主持人:李      记录人:吕艳

主题:如何讲好一节课

参加人:许梅英、李、刘丽、李开政、吕艳、王文哲 

 

李凌

要以如何讲好一门课的视角来研究如何讲好一堂课。为了讲好一门课,教师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的内容。“整体上”就是对这门课的全部理论内容都要有全面的、深入的、透彻的理解,对这门课所涉及的主要能力要求都能够全面、熟练、牢固地掌握。这样才能在具体讲授每一堂课时有一个全局的观点,恰当的把握,才能保证这门课的整体效果。

许梅英:

在讲课中,某概念第一次出现时要着力讲清楚,因为问题常常是出在以后的讲课中对已讲过的概念的不经意的引用上,特别是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

刘丽:

据调查80%-90%的学生对当众讲话感到恐惧,这样的心理状态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即越怕说,越不说;越不说,越怕说。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平和、宽容的说话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比如,教师对学生发言要作出积极评价,不要吝惜赞美之词。

李开政:

重点的认定既要依据课程的基本要求、教学大纲,也要注意科学技术的新进展给本学科带来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某一学科或课程的教学重点发生某些变化是常有的事。不可把课程的重点看做是固定不变的。

王文哲突出重点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通过课堂进程的合理安排,多角度、多方面地讲解与练习,能够抓住本质的语言的恰当表述,板书或多媒体屏幕的有效显示等等。

吕艳:

青年教师发生概念性错误或概念性问题常与授课所使用的教材有关,“因为教材就是那样写的”。所以,教材出版单位要严把质量关,而授课教师也要多读几本书,通过自己的思考最后找到较好的表达,避免照本宣科。

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角度看,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可能比最后得出的结论更重要。在课常上对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应看作是解决本学科实际问题的范例,都应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受到启发。实际上,只有依据明确的概念,通过合理的分析推导得出的结论,才是最容易、最容易记住的结论,也才是最容易应用的结论。那种只讲结论不讲必要的推导过程的讲法,对于重点内容而言是不足取的。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