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第十五届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初中英语、小学英语组赛事综评 |
![]() ![]() ![]() |
河南省第十五届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初中英语、小学英语组赛事综评 (根据河南省教研室崔秀玲主任评述整理) 2017年11月12日 按语:为便于我院同学了解省教学技能大赛情况,提高教学技能水平,学院参赛团队特将评委组对本届赛事的综述全文整理如下,以供师生学习参考。 各位选手、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 本届大赛经过两天四场激烈角逐,顺利落下帷幕。根据观赛感想,对本届赛事综评如下。 首先,我们要对选手们说几句话。我们为你们而骄傲,你们以智慧与努力,经过艰苦的备赛和练习,向我们展示了当代英语专业师范生的风采。在这里,对你们道一声“辛苦了”。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位选手都经过了辛勤的准备练习。比赛具有残酷性,评分必有高低之分。评委在下笔打分时,内心也很纠结。但是,能够走到这个舞台上,就是对每一位选手的付出和努力的最大肯定。比赛当中,有满意,有欣喜,有不足,也有遗憾,希望每位选手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努力。有了这个起点,将来你会跑得更快。在这里,借用一位参赛选手的话赠送给大家,“Fly your dream! Fight for it!” 其次,我们的带队辅导老师们最为可敬、伟大。虽然没有看到老师们的展示,但选手的表现折射出老师们的辛苦与智慧。老师们,你们辛苦了,没有你们,就没有台上这些精彩的课堂呈现。谢谢你们。 我们这个活动是值得肯定的。参赛选手都是各个学院派出的最优选手,听课时我们全神贯注,捕捉每个选手的亮点,发现新的教学方法。履行我们作为这项教学活动组织者的职责,为更好地办好这个比赛,提出建设性建议,把值得在教学中发扬的教学方法加以推广。 一、本届选手的亮点 1. 语言能力和表达自如性有所提升。往届观赛的一个感受是部分选手不是在“说”和“讲”英语,而是在“唱”和“背”英语。这届选手的表现在语言优美感和语调上有所进步。 2. 选手非常注重形象。有的着装大方庄重,有的活泼可爱,男生们一般都是西服套装。这些都符合我们未来英语教师的职业形象。 3. 才艺表演的选择有进步。往届曾出现过评委组的男评委说一些才艺“不敢看,辣眼睛”(全场笑),这是说多位选手的肚皮舞表演。虽然表演很优美,由于教室赛场空间距离小,表演者离评委很近,才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和选手的才艺展示选择也有关系。今年选手们关注了中西文化,才艺展示不仅有各种舞蹈,还有国画、书法、剪纸、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演奏,这些形式既能展现才华,也符合教师的职业风范。才艺是教学技能的补充,要以教学技能为中心。 二、评委组对比赛暴露出的问题所做的思考 1. 语言老师的语言问题一定要重视。语言能力和语言素质表现为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综合素养。选手们在各自的学院是优秀的,但是在这个舞台上,你的问题就会被放大。讲课时表达自然,表情自然,表情要随着教学过程和设计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面无表情、没有眼神交流都是不自然的。同样,一直笑着,也不自然。表情要丰富,有开心,有失望,随教学需要而变化。在很快就要到来的职业抉择中,也许你的一些小缺点就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希望选手不要只看到分数,更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2. 语音的问题。在没有语音错误的前提下,不同选手的英语听上去也有明显差异。很多选手的语音问题是长短音、双元音的问题,一些音素应该张大口型却没有张大口型,比如imitate里面的双元音,发不到位,imagination中的“ma”,口型都不够大。选手们一定在语音上下功夫。有时候你开口说的几句英语,会比你的专四、专八考了多少分还更重要,更能证明你的语言水平。 3. 教学设计。由于大学教师多偏向知识和理论教学,在没有太多中小学英语教学经验的情况下,选手们能把比赛的课程设计得有一些特点,水平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和教学设计内容比较,大多数选手都是答辩环节比说课环节好。而真正影响选手成绩的正是教学设计。 三、关于教学设计的问题 [注:本届初中英语比赛课题:人教Go for it 8年级上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课题1 Section A、课题2 Section B、课题3 Grammar focus。小学英语比赛课题:人教PEP 5年级上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课题1 Part A、课题2 Part B、课题3 Part C。] 1. 教学材料定位不准。以初中英语为例,这3个课题特点分别是新开课、阅读课和语法课,它们的教学目标各不相同。Section A以学习词汇、句型,积累知识为主,教学重点放在词汇上。Section B以训练阅读技能为主,Grammar focus为语法教学课。 2. 教学环节的呈现杂乱无章、目标不清,可以说是对课程设计没有深度理解。 主要的表现是不管这三个课是什么特点,都在教学过程中包含listening、speaking、reading、writing等多项活动,没有突出重点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难易度不加区分,对教学活动在不同过程中的使用没有做思考,没有根据不同教学环节的需要来设计教学活动。对一些教学活动的使用只是采取“贴标签”的方式,并没有说明是什么活动。比如,在Production环节,选手设计了fast reading、skimming、careful reading这三个活动,但是这三个活动显然不应该在production环节进行,也并不属于production。 3.教学方法及术语理解、应用错误。很多选手在教学方法上提到使用TBLT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在进行答辩时,当问到一个选手设定了什么task,选手回答是learning new words,而这并不符合TBLT中的“任务”概念。比如,在学习一篇关于新加坡的文章时,老师围绕让学生扮演成tour guide这一任务设计多种口语、阅读、写作等活动,这样才是正确的任务设计。 很多选手混淆了课堂设计中的Task、 Exercise、 Activity的概念,使说课内容混乱。如课件上显示Task 1 ---- Skimming,这样的错误并不少见。 有些选手对Situational method中的situation设计解释不清,没有把这种教学法正确应用到教学中。 语法教学中用到Discovery and Explanation的方法,而这个方法又该如何应用,选手在说课中也没有解释如何去引导学生去发现语法规则。 在培养学生的Creative thinking和Critical thinking方面,选手没有设计好相应的教学活动,在说课中没有体现。例如,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搜集信息训练他们的creative thinking。 4. 教学资源使用的误区。选手多使用电影、歌曲音频和视频。在这里提醒选手们对视频的选择一定要注意适用性。视频中语言难度要和不同教学环节匹配。在warm-up的环节,就不能使用语速快、内容复杂的视频。很多选手在说课开始书写标题时设定了背景音乐,我个人认为这种追求美感的做法和真实课堂相距较远,并不建议这样做。 5. 课堂活动不应设计成大杂烩。英语技能包含“Listening/Speaking/Reading/Writing”,而有些说课设计得不分主次,每个环节都有听力、口语练习,这是应该避免的。一定要根据课型,突出主要教学目标。 6. 对最高分选手说课的分析。这位选手不同教学环节的活动难易度和形式设计得都很合理。Warm-up部分播放了一段动画survey,仅有两个句子“What does he look like? What can he do?”内容简单易懂、易学,突出了机器人的主要特征;对于阅读语篇认知训练,设计了一个JIGSAW小游戏,达到训练学生语篇认知的目的;在production部分,设计了debate活动,能够起到锻炼学生思辨能力的作用。整个说课理论应用恰当,活动设计得比较合乎学习规律。因此评委组把最高分给了这位选手。 以上是我们评委组对本届赛事的评述,因时间仓促,定有不当之处,请同行们指正。谢谢大家。 (供稿:教务办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