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教学 谋良方 提质量 我院召开第二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 |
![]() ![]() ![]() |
研教学 谋良方 提质量 我院召开第二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 为进一步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人才培养主渠道、主阵地、主战场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2022年5月24日下午,我院于综合实验楼325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再次召开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专项活动——教学思想大讨论。会议由党委书记李珂和副院长雷超主持,全院教师在线上和线下参加了研讨会。 讨论会紧紧围绕课堂教学重点问题,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理清发展思路,达成思想共识,创新课堂教学改革发展举措,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主题而展开,大家踊跃发言。 刘俊杰老师在发言中指出,“金课”就是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金课”的核心关键词是“改变”,是金子总要发光的,“金课”的光芒就在于学生的“改变”:一是学生的学习意愿改变:由被动到主动;二是学生的学习行为改变:由不学到学习;三是学生的学习结果改变:由不懂到掌握。 在贯彻外语课程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教学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维度,潜移默化的培养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国家自豪感。教师要做到“八个学会”:学会用教材、学会引导、学会换位思考、学会随机应变、学会提问、学会“偷懒”、学会“装傻”、学会“踢皮球”,让学生主动起来,剖析了将德育贯穿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之中。 王笑宇老师在发言中说,教学中,不要割裂高年级日语专业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 王笑宇老师指出,高年级日语专业不要割裂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日语专业各门课程应协同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打通单一课程,整合“日语学习”知识体系。以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帮助日语高年级学生把各门课程有机融合起来,构建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最终达到提升日语综合能力的目标,为学生未来就业和考研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时玉婷老师在发言中说到,通过集体听评课和教学反思,教研室老师们互相学习、交流借鉴,促进了教师间的合作教学和改革意识,在努力提升自我的同时,逐渐形成了老师们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老师们备课充分,通过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方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根据课程特点进行思政元素和价值观的融入,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各个环节。同时,时玉婷老师对本学期依托学习通平台所教课程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与分享。 时玉婷老师用自己与学生互动的例子来充分阐释了如何通过作业形式的多样化来让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学习。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喜欢。 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主任罗瑞老师就教学涉及的学科知识、技能技巧、教学理念结合本学期教研室教学质量提升活动进行了总结。本学期老师们课堂教学准备充分,设计精心,形式多样,思政元素融合恰当。 “我为课堂负责不止50分钟”,向50分钟课堂要质量!罗老师深入浅出的给老师们阐释了OBE理论、布鲁姆认知金字塔和BOPPPS,提出不存在一种唯一的最佳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目的应该助力学生学习,而不是“教”。 “鱼、渔、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书,不在于教学生,而是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要把学习变为“愉”。 雷超副院长在总结时指出:我院的听评课和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研讨活动已经进行了三个学期,越来越走向深入,老师们从教学方法的讨论延伸到教学思想的升华,体现出教书育人从“术”到“道”的转变。在课堂上,大家逐步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价值判断融为一体,锻造出一群、一批优秀的外院教学新秀、教学名师。我院青年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大赛中屡获佳绩:罗瑞老师省级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王二丽老师省级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王晓宇老师校教师课堂大奖赛一等奖、侯霞老师、金玲老师校教师课堂大奖赛二等奖、郭晶晶、胡军伟、常婧、李晓晔、黄娟、焦爱娟等老师都获得了很好的奖项名次,她们是外院教师的亮丽名片、也是我校教师的亮丽名片。 结合我校开展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年活动和张文忠教授赋权增能教学理念,外语教学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要树立新时代的教育观、课堂观和教学质量观,注重挖掘课程设计背后的逻辑,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教学和混合式教学,英语课堂要充分展示语言的魅力、人文的魅力,运用有效方法,传递知识,传递智慧,传递情感,春风化雨,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教书育人,寓教于思,努力尝试打造“金课”,争创省级、校级一流课程。 供稿、摄影:薛美薇
|